余女士大沉降在DK513+825处,沉降量为26.99mm;而DK513+330~+460与DK513+875~DK514+825两处沉降较小,较小沉降量在DK514+135处,沉降量为17.11mm。这较大沉降与较小沉降之差,即差异沉降,达到了9.88mm。对于相邻断面:DK513+480与DK513+520,DK513+825与DK513+875之间沉降差均**过了5mm,其他相邻断面沉降差异较小。通过以上基底沉降板相对沉降比较,说明地基自填筑至堆载预压期间产生了较大的不均匀沉降。沉降较大的DK513+520~+825区域还应该继续加强观测。 (2)图5描述了路基预压期间,各断面基底沉降板与表层观测桩之间的相对沉降关系。与图4相比,基底沉降板在两幅图上统计时间相差整个填筑期,因此这里沉降量较小。此时,堆载预压后,基底沉降较小,已无不均匀沉降了。再比较同一断面基底沉降板与表层观测桩之间的沉降差异:路基表层的沉降减去基底的沉降,实际代表的是预压期间路基本体的压实量。可以看出,两条曲线走势较为一致,压实量在1~3mm之间。说明路基本体填料较为均匀,碾压效果较好,已具有一定的刚性结构。由观测桩沉降曲线知,路基表面沉降较为均匀,较大沉降在DK513+931处,较小沉降在DK513+985处,差异沉降仅为2.65mm。3.2 分层单点图 通过单点沉降曲线,分析评估路基地基以及路基本体现阶段沉降是否稳定。由于测点较多,仅以起始断面DK513+330处的沉降板与观测桩为例进行分析(图6),其他测点可同样分析。基底沉降板0513330L1沉降趋势表现为:等待填筑期间,几乎没有沉降;待填筑高度逐渐增高时,沉降速率呈现出从慢到快的递进;当路基填筑接近完成时,沉降又呈缓慢增加形式,直至慢慢稳定下来。这符合地基在承受荷载时的沉降机理,其地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,直至强化稳定。再看路基表层(图7),观测桩0513330G2 最后4期的沉降趋势与沉降板一致以上说明结语 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对沉降控制非常严格,要求动态施工、动态评估。本文在讨论路基沉降观测时空 余女士18730799120